
一、配方和工作规范
硫酸镍
70
~
100g/l
硫酸锌
40
~
50g/l
硼酸
25
~
35g/l
硫氰酸钾
25
~
35g/l
硫酸镍铵
40
~
60g/l
PH
4.5
~
5.5
时间
根据需要
电流密度
Dk
0.1
~
0.4A/dm
2
温度
30
~
36
℃
阴极
镍板
阴极移动
需要
二、溶液配制
1.
往槽中加入所需体积约
1/2
的去离子水或纯净水
,
加热至
40
~
50
℃
,
加入硫酸镍使其溶解
,
搅拌。
2.
在另外的小容器中
,
用少量热纯净水搅拌溶解硫酸锌
,
溶解后搅拌加入槽内。
3.
用近沸的少量纯净水在另外的小容器中搅拌加入所需量的硼酸
,
溶解后搅拌加入槽内。
4.
在另外的小容器中盛入少量热纯净水
,
加入所需量的硫酸镍铵
,
搅拌溶解后
,
在搅拌下加入槽内。
5.
加双氧水
1
~
2ml/l,
搅拌后加热至
50
℃
,
保温
2h,
使双氧水分解。
6.
加入
1
~
2g/l
的活性炭
,
搅拌
15min,
静置
8h,
然后过滤。
7.
在另一容器内用少量纯净水将计算量的硫氰酸钾
,
搅拌溶解后
,
在搅拌下加入槽内。
8.
补充纯净水至所需体积
,
并将槽内溶液搅拌均匀。
9.
测定
pH
值
,
用氨水调高
,
用
10%
稀硫酸或盐酸调低。至
pH=4.5
。必要时进行化学分析。
10.
试镀成功后
,
即可投入生产。
三、生产注意事项
1.
镀黑镍时
,
工件要带电入槽
,
中途不能断电。
2.
挂具使用
2
~
3
次后
,
应用盐酸退去镀层后再使用
,
以免电接触不良
,
造成脱皮。
3.
钢铁工件镀黑镍之前
,
应先镀铜
、
黄铜或锌
、
要有一定的厚度
,
以便提高工件抗蚀性和避免拉丝漏底
,
至少镀
5
μ
m,
延长黑镍不变色时间。
4.
阴极要不断移动
,
防止泛白点。
5.
当溶液的
PH
过低
,
黑镍层结合不牢
,
有白色斑点
,PH
值过高时镀层易于脱落。所以应严格控制
PH
值。
6.
电流控制要适当
,
如电流密度过高
,
镀层烧焦粗糙丧失光亮度
,
易于发脆剥落;
当电流密度较小时
,
镀层呈彩虹色
,
有时呈黄褐色有条纹的镀层。
7.
保持镍离子与锌离子之比
:Ni
2+
:Zn
2+
=(4.5
~
5.5):1
的范围
,
以便获得外观质量良好的黑镍镀层。锌高
时镀层呈灰色;
锌低时
,
镀层呈浅黄色
,
不易变黑
,
并且有条纹
,
结合力也差。
8.
硫氰酸盐含量低时
,
镀层发灰粗糙
,
有时呈彩色;
硫氰酸盐含量过高时
,
镀层发花
,
结合力降低。
9.
保持氮离子与铵离子有足够的含量
(
上限
),
以保持导电性能和络合性能正常。
10.
当工件表面易形成气流或白色斑点时
,
可加入适量的润湿剂
,
如十二烷基硫酸钠
O.1g/l,
可使镀层细
致和提高镀层结合力。但滚镀不宜加或加低泡润湿剂。
11.
黑镍溶液操作温度应低于
35
℃
,
以免硫氰化物和铵离子受热分解
,
使镀层粗糙。
12.
镀黑镍前的铜、镍、锌等中间镀层要光亮
,
才能使所获得的黑镍层黑而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