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循环冷却水旁流处理工艺及循环水泵的综合介绍
【工业循环冷却水旁流处理工艺】基本说明
采用增大水处理剂用量和投加合适的高性能分散剂、阻垢剂的方法可以改善阻垢效果,但这只是一种适合于较低浓缩倍数系统的、暂时的、消极的处理方法,对在高浓缩倍数下运行的冷却水系统,应选择适当的工艺进行旁流处理,将系统中不断增多的有害成分除去,这样相当于将排污水经再生处理后作为补充水回用到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是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
1 旁流处理工艺
1.1 过滤法
过滤是X常用的旁流处理方式(通称旁滤),其处理量通常为循环水量的2%~5%,可以去除水中大部分悬浮固体、粘泥和微生物等[1、2],但不能降低水的硬度和含盐量,反冲洗时杂质将随反洗水排出系统。由于反洗水中杂质浓度比排污水高得多,所以系统排出的杂质多而消耗的水量少,即通过旁滤可使排污量显著降低。
大型循环冷却水系统一般采用以石英砂或无烟煤为滤料的重力无阀旁滤池,其滤速只能控制在10m/h以下,而冷却水的悬浮物浓度只能控制在10mg/L以下,过滤及占地面积的增大导致基础投资较大。
与石英砂相比,纤维滤料具有孔隙率高、孔隙分布合理和比表面积大等特点,采用纤维滤料时滤速可高达20~85m/h。由于纤维具有柔软性和可压缩性,故随着水流阻力的增大而逐渐被压缩,使滤料上层受力小、孔隙大,下层受力大、孔隙小,充分体现出纤维滤料纳污量大、过滤周期长的特点。纤维滤料过滤器通常需采用气水反冲,借助气体的搅动使截留的悬浮物与滤料分离,再随反洗水排出[3]。纤维过滤器对悬浮物、铁、锰、微生物粘泥都具有良好的截留作用,其过滤精度高,通常出水浊度<1NTU。
近几年来,新型的离子交换纤维滤料过滤器在循环冷却水旁流处理中的作用正在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除具有过滤作用外,还可与水中钙、镁离子进行离子交换,具有软化水质的功能[4]。
1.2 膜分离法
反渗透法和电渗析法是常见的两种膜分离方法,可以X去除冷却水中的硬度、微生物等有害成分,有较高的脱盐率,水回收率可以达到75%~90%。
由于渗透膜易被污染导致运行成本不断增大,通常先采用石灰软化法去除大部分硬度和悬浮物后,再采用反渗透法做进一步的降硬处理,以达到循环水补充水的水质要求。
膜分离法的缺点是对进水水质要求苛刻,且运行过程中的压力波动易导致膜被破坏,水中的腐蚀产物和微生物易使预滤装置和反渗透膜堵塞、污染,频繁的清洗增大了运行费用(处理成本可能高达5~15元/m3)且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故该法不适用于大型循环冷却水系统。
1.3 化学沉淀软化法
通常采用石灰—纯碱软化法来降低水中的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在化学沉淀法中加入混凝剂可使呈胶体状态的CaCO3和Mg(OH)2等形成大的絮状颗粒并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而沉降下来,达到了同时降低浊度和硬度的目的。
X都钢铁的高炉煤气洗涤水在运行过程中各种离子及悬浮物含量不断增大、二氧化碳大量损失,导致水质稳定效果下降,而采用石灰软化—混凝沉降及二氧化碳相结合的方法,使循环水的硬度和浊度降低后返回洗涤水系统,取得了良好的节水效果。乌鲁木齐石化化肥厂采用投加碳酸钠、氢氧化钠和混凝剂的方法处理硬度、浊度和铁离子含量较高的外排污水[5],其再生水水质达到了《污水深度处理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拟用标准》的要求,进一步的试验表明,再生水与新鲜水以1∶1混合后可以满足工艺用水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