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保证安全、全自动反冲洗过滤器施工措施
【全自动反冲洗过滤器施工措施】基本说明
1、保证安全措施
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A、我公司将配备两个以上专职的持证上岗用电管理人员,对每天用电量进行计算、管理现场用电设施、用电安全教育等;
B、电工组对施工设备应定期检查,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施工器具,坚决不准使用;
C、开关、配电箱应有漏电保护,门锁及防雨设施,电箱进出线、电源开关、保险装置要符合要求,老化破皮不合要求的电线不许使用,电线必须架设在绝缘体上。
D、工地的用电线路设计,必须经有关技术人员审定,安装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
E、电气和机械设备必须设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及有防雷设施。
F、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以上者,应编制临时用点施工组织设计并制定电器防火措施;
G、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铁箱,复合绝缘要求,禁止用木板等材料制作,并按规定安装在适宜的位置,箱内接线要整齐,导线进出口应设在箱体底面,箱内应装漏电开关,箱门加销,并由电工负责管理;
H、电器设备必须实行“一机一闸”,禁止用同一开关直接控制两台以上的电器设备,保险丝因按负荷要求由要求由电工安装,严禁用金属丝代替保险丝;
I、各种机具必须按容量选用电缆线,严禁用花线代替电缆;
J、施工照明线路使用花线时应悬空架设,不准拖地,不得与金属器械相碰,各种线路一律由电工接线,严禁其他人员乱拉乱接;
K、配电箱、开关箱及各种用电场所,应挂上明显的标志牌和操作牌;
L、电工上岗操作时,应穿绝缘胶鞋,戴绝缘手套。
机械安全保证措施
机械由专人专管,机械旁必须挂安全警示牌,一机一闸,各机械必须有漏电保护装置。
消防安全保证措施
备有足够的消防设备,现场道路必须保持畅通,消防设施、水源要有明显标志,任何人不得随意动用消防器材,施工现场禁止烟火。
高空作业及立体交叉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高空作业须搭设的操作平台必须有围护,人员须佩带安全带、安全帽;如平台下有人员工作的,平台上还须密布安全网。
防灾防暴保护措施
易燃易爆材料隔离堆放,并在堆放处及现场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严禁在现场抽烟、使用明火。
预防自然灾害措施
所有用电器材均须X接地,人员住宿、材料堆放处均要开挖排水沟。现场配备一些常备药品。
提高各X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①强化现场安全施工检查工作,杜绝事故发生。
②各X管理人员要从教育入手,做好操作人员的入场教育,做到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违章操作要制止。
③实行安全生产负责制,现场施工安全工作由项目经理负责,各施工队组的安全工作由工长和专职安全员负责。
④加强安全防护: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加设安全的护栏,悬挂“注意安全”等警告标志。
⑤加强对施工人员的遵纪守法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⑥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都要佩戴有个人身份标志的工作卡。
为保证安全、文明措施的X执行,配套制定以下公司“安全、管理规定”
①各项目组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X安全管理人员职责。项目经理为现场施工的X一责任人。
②贯彻执行X、地方及有关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③遵守“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项目组必须制定各X管理人员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所有现场人员必须遵守各项有关安全规则。
④各项目如须对建筑结构的变动,必须事先经总工程师同意。现场的临时用电敷设必须要由X电工操作,并由工程材料部验收备案。对有高空作业的项目,项目经理必须提交相应的安全措施交总工程师批准。
⑤施工现场必须有专职或兼职的安全员进行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制止违章作业。
⑥项目组必须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和安全纪律教育,做好工作的“三X”安全教育工作。
⑦认真落实施工组织中安全技术管理的各项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审批、施工项目安全交底制度和设施、设备交接验收使用制度。
⑧生产必须服从安全,树立“安全X一”的思想,不得违章作业及违章指挥。现场施工人员均有权拒绝和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⑨班前要对所使用的机具、设备、防护用具及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改进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3、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做好各项安全检查的记录及各有关安全管理的资料。
对典型位置的建筑孔洞口除了做好防护措施外,更要加强对工人队伍的教育,还要落实专门的人员每日进行检查。
2、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建筑垃圾按环卫部门规定倾倒,施工污水排入X市政排污管道,保持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文明整洁。
项目部不定期对现场进行环保和文明施工管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协调好各队组与其它施工单位关系,防止队组间发生打架事件。
对违返各项文明规定的人员严肃处理。
工程完工后,将各种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及时拆除,并运走所有工程垃圾。
尽量减少噪音影响周边环境。
工地主要入口要设置明显的标牌,标明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和工程负责人姓名等内容。
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制,明确管理负责人,实行挂牌制,做到现场清洁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