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钩不得有残余变形、裂纹等缺陷。 ⑷ 减速器无不正常的噪音(断续噪音或尖叫声)。 ⑸ 润滑部件的润滑性应良好,轴承温度升高不X过规定的数值。 ⑹ 机构部件应平稳,无振动现象。如有缺陷时,应修理好缺陷后再进行试车。 2. 静负荷试车 葫芦起升负荷(逐渐增至额定负荷),在桥架全长往返运行,并检验性能,应达到设计要求。卸去负荷,使葫芦停在门架中间,定出测量基准点,起升1.25倍额定负荷,离地面100mm左右,停悬10分钟,然后卸去负荷,检查门架有无永久变形,X多三次不再产生永久变形时,将葫芦开至跨端,检查实际上拱值要大于0.7L/1000,X后使葫芦仍停在门架中间,起升额定负荷,检查主梁挠度值小于LQ/800(由实际上拱值算起)。 3. 动负荷试车 起升1.1倍额定负荷作动负荷试车,同时开动两个机构作正反向运转,按工作X别应有间歇时间,试车时间应延续1小时,各机构应动作灵敏,工作平稳可靠,并检查限位开关和保护,联锁装置的可靠性。电气部件试验规定与检查项目: ⑴ 起重机各机构作连续反复运转的时间不应X过15分钟,因此,试验时各机构宜交替运转,只有当机构完全停止后才允许反转。 ⑵ 当控制器在不同位置时,检查电动机运转是否正常。 ⑶ 检查各种限位开关、安全保护装置、联锁装置动作是否正确可靠。 ⑷ 电气设备运转中的故障应清除,不允许电动机和电气设备的温升X过规定标准,活动接点不得有烧灼的情况,设备不应有不正常的响声和振动等现象。 ㈣ 吊钩起重机试车的其他事项:试验时应把吊钩自重算在额定起重量之中。
地。 ㈡ 司机职责 1. 熟悉起重机的用途、装备、操作方法以及保养规则。 2. 严格遵守安全技术规则。 3. 开始操作起重机时应做到: ⑴ 了解电源供电情况,是否有临时断电检修情况。 ⑵ 必须在总刀型开关断开的情况下进行起重机的检视工作,检查重要部位的连结和使用情况,对个别机构进行必要的调整。 ⑶ 在起重机上不得遗留工具或其它物品,以免在工作中造成人身事故或损坏机器设备。 ⑷ 按规定对设备的各润滑点加润滑油脂。 ⑸ 对在露天工作的起重机,应打开其固定装置如夹轨器或其它锚定器械。 在主开关接电之前,司机必须将所有控制器手柄转至零位,并将操纵室通向走台的舱口盖和端梁门关好,起重机工作时严禁桥架和大
桥架及其主要构件 起重机的桥架及其主要构件至少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1. 检查所有连接螺栓,特别是主梁自身(针对主梁分段而言)的接头螺栓,主梁与支腿、支腿与下横梁的连接螺栓,不得有任何松动。 对于高强度螺栓连接接头,应用力矩搬手按其安装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抽查。 2. 检查主要焊缝,宜先用煤油清洗而后检查。如有裂纹则应将裂纹铲除干净,然后用X质焊条焊接,并保证焊缝质量。 3. 检查主梁的拱度、翘度及其它主要件的变形。查主梁的拱度、翘度时,应将无负荷的葫芦停在支腿处,主梁的中部及悬臂在水平线以下的下沉值(由原始高度向下产生的永久变形值)X过拱、翘度的2000LQ时,建议进行修理。 修复后,按照规定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生产使用。 4. 起重机和葫芦的运行轨道每年应检查两次。检查轨道紧固情况,轨道压板焊缝有无开裂,轨道同承轨梁是否贴紧,并测量误差情况,对X差部分应进行调整。轨道侧面磨损量X过原轨宽的15%时,应换成新的。 葫芦轨道应尽量少换或不换,禁止用氧——乙炔焰切割I工字钢。故在更换时,需将主梁从跨中及悬臂端部顶起,以克服桥架自重的影响造成继续下沉。重新安装轨道时,其位置及连接焊缝均应与图纸规定相同。 为保障车轮与轨道的附着力,轨道顶面应防止沾油。 5. 起重机的金属结构,视前一次的油漆情况,可在3-5年涂油漆一
小车供电装置 (1) 电缆滑车(悬挂式)和电缆导车(滚动式) 1. 根据环境温度不同采用CHFR、YHC或耐高温的CXDHFR系列电缆。电缆直径不宜大于φ25mm,当环境温度低于-25℃时采用YHD型电缆。 2. 架设在滑车与导车上的软电缆,固定前应先理顺,消除扭力,按直径大小排列整齐。要保证每根电缆都夹紧,为此较小直径电缆可在电缆夹处垫以软橡皮。 滑车上的电缆长度应留有适当裕度,当小车位于极限位置时,应使相邻两个滑车间的电缆保持120°左右的夹角如图7-3,并使电缆长度较牵引钢丝绳长些,使电缆除自身重外,避免承受额外拉力。 图7-3 电缆滑车上的电缆安装 4. 电线和电线管敷设 (1) 可以用电焊来固定电线管; ⑵ 电线管出线端应衬胶皮或木质套管。露天使用的起重机用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