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些企业需要做安全评价生产经营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要求其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根据X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X36号)《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X七条:下列建设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分别对其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论证和安全预评价:
加强安全评价前置条件的把关工作评价人员进入企业现场审查时必须根据导则要求,向企业索取并严格把关验证这些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然后做出关于前置条件的相应评价,以解决该企业是否合法运作的问题。然而,有的安全评价报告附件中会出现失效或不合乎要求的复印件,比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或预先核准通知书已经过期;土地、产权或租赁合同中申请人和产权人不符;出租方未附有权向外出租的证明;把设计图纸的“审核意见”当成“验收合格意见”等等。这些也需要在评价工作中加以注意。
加强安全评价报告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生产、经营企业有大量的共性问题,各个安评报告都做了相应的分析、评价,但是,各个企业确也有各自的个性和特点,也必须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评价。目前,很多评价报告都是针对危险点进行分析,但是危险分析没有重点分析,一概泛泛而论。评价报告中应根据重点工艺、重点危险点进行重点分析。
根据评价的目的、要求和评价对象的特点、工艺、功能或活动分布,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对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对于不同的评价单元,可根据评价的需要和单元特征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5
为保障评价对象建成或实施后能安全运行,应从评价对象的总图布置、功能分布、工艺流程、设施、设备、装置等方面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从评价对象的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管理、物料管理、应急救援管理等方面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其他安全对策措施。6、评价结论应概括评价结果,给出评价对象在评价时的条件下与X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符合性结论,给出危险、有害因索引发备类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的预测性结论,明确评价对象建成或实施后能否安全运行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