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潍坊油压冲床
1.机架采用落地C型钢体结构,装有工作板,下压平稳工作面更广,利于更大模具工作作业.
2.油压系统为内藏式,不占空间,回路特别设计,构造精简故障少,保养容易.
3.加压压力大小、,上下限行程及调速均易于调整;以利各种不同之工作,并提高作业效率.操作方式.双手按钮操作,急升按钮,作为标准型.可依客户装设光电保护器.
4.本机型适于较大出力的作业,如压入成形、弯曲、铆合、装配、打印等.
5.本机型以省能源设计,用小马力以得到高速度之性能为特点在接近工作特时缓冲减速下压,在作业完毕后快速上升.
6.出力10T-100T可供选择,工作台可加回转分度盘及自动接送料等
液压冲床的用途:
广泛用于汽车行业的零配件加工及各行业多种产品的定型、冲边、校正及制鞋、手袋、橡胶、模具、轴类、轴套类零件的压装、压印成型、板材零件的弯曲、压印、套形拉伸等工艺,洗衣机、电动机、汽车电机、空调电机、微型电机、伺服电机、车轮制造、减振器、摩托车及机械等行业。
液压冲床的售后:
凡购买本公司产品的一律享受终身维修服务,其中:年实行三免政策,即更换零配件免费,免收售后服务人员工资,免收差旅费;从X二年到X三年,按出厂价的80%收取零配件成本费;从X四年起按出厂价收取零配件成本费。
凡本公司售出的产品出现故障的,自接到电话通知起,距离较近的,24小时赶到现场,路途较远的36小时赶到现场
液压冲床的保养:
1、按机器的润滑要求进行润滑保养。
2、机床每工作一年后,应将液压油从床身油箱中放出清洗油箱,重新加注经过过滤的液压油,油量应该确定在油标的3/4高度处。
3、吸油管上的滤油器网,必须定期加以清理或洗涤。
5、定期检查手柄、旋扭、按键是否损坏。
5、电动机必须保持清洁,电机之进风口网罩需经常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不可堵塞。
6、每天下班前10分钟,对机床加油润滑及擦洗清洁机床。
7、严禁非操作人员操作该设备,平时必须做到人离机停。
追求更高的转换效率,更低的度电成本一直是光伏制造端技术进步的驱动力。在行业大范围选取PERC电池技术作为组件主流技术后,上海光伏展上,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隆基乐叶”)基于单晶硅片PERC双面发电技术推出新品Hi-MO2为组件的发展再立X。
有业内人士透露,PERC技术是未来3——5年内的主流电池技术,而双面PERC电池通过略微改变电池结构,在成本上与单面PERC产品相差无几,这一技术势必将成为PERC组件的未来发展趋势。
单晶硅片使氢钝化表现更X
产品路线的选取对于技术先导型企业而言关乎输赢,光伏行业的发展自然也不例外。
拥有更高纯度的单晶硅系列产品,在光伏行业由常规组件向组件过度进程中表现出明显X势。
据了解,量产单晶PERC电池转换效率 可达21%以上,
隆基乐叶总裁李文学表示:“诸多新技术的叠加是组件提高转换效率的重要手段。单晶硅片整齐的晶体结构在PERC、双面、钝化等电池及组件新技术的应用上将发挥出先天X势。”基于对单晶硅片路线的准确定位,2016年全行业单晶PERC产能急速增长,单晶PERC成为主流组件生产企业产线布局的必然选择。
与此同时,单晶组件效率不断攀升。
在电池正面功率达到21%的基础上,Hi-MO2背面受光可带来明显的功率增益,如背面发电增加10%,PERC双面组件的折算功率可达:60片330瓦 (正面305瓦)、72片为396瓦(正面365瓦)。
隆基乐叶产品副总裁吕俊表示:“PERC双面综合效率达23%以上。隆基乐叶新品Hi-MO2双面发电组件采用双面PERC技术,在保障组件正面功率(72型:360/365瓦)的情况下使其具有了背面受光发电的能力。
尤其适用于水面、雪地及经反光处理的地面与屋面条件,可显著提高发电量。”基于PERC电池的双面发电技术并不玄妙。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StuartWenham表示:“由于PERC技术可以就电池正、背面进行钝化处理,利用氢钝化技术为PERC电池背面发电提供可能。也就是说,氢钝化技术应用在PERC双面电池上是技术方案。”原本以降低初始光衰为初衷引入的氢钝化技术,在效率提升上亦发挥出不可小觑的作用。李文学介绍说:“这正是市场趋同走单晶技术路线的主要原因。在未来电池及组件效率提升中,单晶依然会不负众望。”据了解,在氢钝化技术作用下,双面PERCX年光衰已控制在2%以内。
StuartWenham强调:“需要注意的是,双面PERC+氢钝化技术的实施需要质量较高的硅片。为了确保钝化效果,单晶 硅片是双面PERC+氢钝化技术应用的选择。”
攻破衰减难题
X双面电池研究由来已久,2016年,国内针对更为精细化的P型PERC双面电池研发热潮随即拉开。一场关于P型PERC双面技术的产业化推动,隆基乐叶、天合光能、晶澳等企业投入其中。
上海交通大学沈文忠教授表示:“正是产业高度融合加快了双面PERC技术的发展。目前,双面PERC在成本上与单面PERC相差无几。对于传统PERC技术而言,双面PERC现有工艺都能够与之完全兼容。”不能忽视的是,硅片工艺的进步为双面PERC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立足于单晶硅效率提升的道路不仅越走越顺畅,而且在初始光衰的问题上也获得了突破。
据隆基乐叶产品营销总监王梦松介 绍说,隆基乐叶的单晶组件在硅片端采用低氧硅片及特殊处理,在电池端采用LIR(光致再生)技术,解决了单晶初始衰减的问题,双玻封装技术使Hi-MO2具有30年功率质保,
众所周知,在加热光照条件下,单晶组件效率短时间内会先下降后上升,而LIR技术正是用高光强高温加速此过程,短时间内修复单晶硅B-O(硼氧复合体)引起的光衰,且后续光照稳定不再有B-O衰减,解决了B-O引起的晶硅组件衰减问题。
据了解,采用LIR技术的隆基乐叶Hi-MO1产品已经达到X年衰减低于2%,